联系我们

咨询热线:
155-1888-8696
邮件:80748596@qq.com
电话:0532-86680177
地址: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锦泉路10号
混凝土结构拉缝原因分析以及施工工艺
楼板混凝土结构拉缝原因分析:
①满堂架搭设不符合规范,模板支撑体系刚度不够及拆模过早,对混凝土造成扰动,形成结构拉缝。
②振捣不实、降板及阳台板漏振,养护不及时(或者工期紧,工人放线后未及时恢复PE薄膜)、脱水,导致混凝土密实性差,收缩大,毛细管通道增多、增大。
③由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结构拉缝和次应力引起的结构拉缝;主要表现为项目工期紧,前一天浇筑混凝土第二天就上人操作和材料集中堆放。
④马凳设置不合理,板筋踩塌,导致保护层过厚,在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较大的收缩结构拉缝和温度结构拉缝。
⑤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,养护不到位,时干时湿,造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表面水分蒸发,体积缩小,同时混凝土内部释放大量水化热使表面具有一定的拉应力,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就形成结构拉缝,此结构拉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,即板角处。
⑥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,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,产生伸缩结构拉缝,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。
混凝土加强施工过程控制:
①加强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,强化操作平台铺设,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负弯距钢筋。落实浇捣过程的钢筋看护,随时将位移、变形的钢筋复位,确保其位置准确,根据标高拉一米线或者50线,确保楼板厚度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。
②强化混凝土振捣密实的管理,掌握混凝土初凝后、终凝前的二次抹压时间,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,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,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,减少混凝土收缩量。
③泵送混凝土要求骨料粒径较小,塌落度大,一般为120mm-180mm,通常掺有缓凝剂,为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又必须增大水泥用量和水灰比。因此在施工后极易形成较厚的浮浆,和加速水泥水化过程的热量大量放出,也使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相对比现场拌制混凝土时间推迟和延长,必须把握好初凝前二次振捣及二次抹压施工的最佳时间,避免引起混凝土离析和水泥水化热作用,诱发混凝土表面塑性结构拉缝和收缩结构拉缝产生。
④后浇带或施工缝处严格按设计、规范要求处理。
